股票止损的设置是控制风险的关键策略,以下是常见的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:
一、固定比例法
根据投资者能承受的亏损比例设定止损点,例如:
10%原则:若买入价为10元,止损点设在9元
5%原则:适用于强势股,当跌幅超过5%时止损
优点:简单易行,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。
缺点:未考虑股票波动性,可能错过最佳止损点。
二、技术指标法
利用技术分析工具设定止损点:
当出现死叉信号时卖出
超买区(70以上)或超卖区(30以下)触发止损
J线突破K线或D线时止损
优点:结合趋势判断,减少主观失误。
缺点:指标滞后性较强,可能错过买卖信号。
三、支撑位/压力位法
根据历史价格走势设定:
支撑位:股价跌破重要支撑线(如5日均线、前期低点)时止损
压力位:股价接近历史最高价或重要阻力位时止盈
优点:结合趋势与历史数据,稳定性较高。
缺点:需提前识别关键支撑/压力位,对技术分析要求较高。
四、其他方法
跌破5日均线或半年均线时卖出
预设目标价,达到后止损
跌破月K线或年K线前期低点时卖出
五、注意事项
稳健型投资者可设置1%-2%的止损,激进型可接受5%-10%的亏损
短线交易建议5-15分钟周期设置止损,中长线可参考月K线或年K线
止损点需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,例如突破前低后形成新低时重新设点
可结合固定比例与技术指标,提高判断准确性
六、示例场景
买入10元股票,若亏损达3元(30%),则止损卖出
MACD死叉后,股价跌破10日均线,立即止损
突破前期高点后,若回调至该点,止损出局
通过以上方法,投资者可根据市场环境灵活调整止损策略,有效控制风险。建议同时结合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,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。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