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,其早期知识可归纳如下:
一、起源与发展
期货交易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现货远期交易,但现代期货市场起源于19世纪。1848年,美国芝加哥成立了第一家现代期货交易所(芝加哥商业交易所,CME),1865年确立标准合约模式。
股票期货的诞生
股票期货作为独立品种,出现在1972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(CME)推出的股指期货之后,198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(CBOT)推出标准化合约,标志着现代股票期货市场的形成。
二、基础交易机制
保证金制度
股票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,通常为合约价值的10%-18%,实现以小博大。例如,1万元可交易价值10万元的合约。
双向交易与T+0结算
与股票单向交易不同,期货支持双向操作,且采用T+0交易制度,即当天可多次买卖。
合约标的
股票期货以单只股票或股票指数为标的,如上证50股指期货每点价值300元,沪深300股指期货每点300元等。
三、技术分析基础
K线图与指标
K线图: 通过开盘价、收盘价、最高价、最低价绘制,反映价格波动。 技术指标
10日、20日等短期MA可反映近期价格趋势,向上或向下突破均线可作为趋势信号。
四、风险与特点
高杠杆性
保证金交易放大收益,但同样放大风险,可能导致账户爆仓。
价格影响因素
包括标的资产价格波动、市场流动性、监管政策等。
与股票市场的关联性
技术分析方法(如趋势线、形态分析)在股票和期货中均适用。
五、历史意义与现状
套期保值功能: 最初为农业等产业规避价格风险而设计,后扩展至金融领域。 全球化发展
以上内容为股票期货早期知识的综合概述,涵盖起源、机制、技术分析及风险等方面,为理解其运作提供了基础框架。
上一篇:股票入门投资书籍
下一篇:期货新手基础入门知识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