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基础设置与条件优化
明确投资策略
根据风险偏好选择成长型(高增长)、价值型(低估值)或稳健型股票,设置对应指标阈值。例如:
成长型:最近3个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>20%
价值型:市盈率(PE)<18
稳健型:市净率(PB)<1
多维度筛选条件
结合财务指标(如ROE、营收增长率)和技术指标(如MACD、RSI)进行复合筛选。例如:
`ROE > 10% AND MACD(DIF,DEA) > 0`
`PE < 20 AND RSI < 30`
灵活调整参数
市场变化时需动态调整指标阈值。例如,经济复苏期可降低ROE门槛,熊市则提高PE上限。
二、工具功能与效率提升
使用公式编辑器
大智慧等软件支持自定义公式,如计算PEG指标:
$$PEG = \frac{PE}{G/100}$$
可添加至选股公式中。
实时监控与回测
利用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跟踪股票表现,结合历史数据回测筛选结果,验证策略有效性。
分类与标签管理
为筛选出的股票添加标签(如“高成长”“低估值”),便于后续分析和组合管理。
三、综合分析与风险管理
基本面深度分析
除技术指标外,关注财务报表(营收、利润、现金流)、行业地位及管理团队实力,避免仅依赖量化数据。
风险控制与资金管理
设置止损止盈点,例如:
$$止损 = 进价 \times (1 - 10\%)$$
$$止盈 = 进价 \times (1 + 20\%)$$
采用分散投资策略,避免单一股票过度集中。
趋势分析与动态调整
使用趋势线、均线等工具判断市场方向,结合宏观经济数据(如利率、政策)调整选股策略。
四、持续优化与学习
指标组合优化
通过A/B测试不同指标组合(如PE+ROE+动量),找出最适合当前市场的筛选体系。
关注市场热点
结合行业趋势(如新能源、科技)及时调整选股方向,例如设置“新能源产业链”相关指标。
定期复盘与策略迭代
每月回顾筛选结果与投资组合表现,总结经验教训,优化选股逻辑。
通过以上技巧,可有效提升选股器的筛选精度和决策效率,但需始终结合市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。
有话要说...